夺命“酸汤子”:食品安全问题绝无小事
近期,黑龙江省鸡西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致多人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然而,这一事件对于喜爱酸汤子的本溪市民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在一些粗粮饭庄、大盘菜餐饮店看到,仍然有不少食客选择酸汤子作为主食。正在就餐的金先生表示,他今年52岁,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几乎没有细粮,高粱米大碴子面糊糊,就这酸汤子,在我小时候绝对算是美食了。”因此,金先生这些年来对酸汤子的喜爱有增无减。
说起吃酸汤子中毒,金先生自己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在本溪解放南二路开大盘菜饭庄的何女士表示,酸汤子是饭店的主要主食,许多到这里就餐的人们都喜欢点上一例,“一盆12元钱,能够四五个人吃,经济实惠还好吃。”何女士说,吃酸汤子中毒的新闻她们也看到了,也听到有来饭店吃的人议论,饭店也因此提高了安全意识,对酸汤子的进货渠道把关更严了。“咱们的汤子面都有固定进货渠道,质量没问题。”何女士表示,其实不只是酸汤子,“干饭店的,不管什么食材都得从正规渠道进货,保证安全,过期变质食品更不能卖。要不然就算酸汤子不出事,别的也得出事,什么食物中毒都够呛。”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